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红十字会坚持“五个着力”,扎实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培训工作,把人道关爱真正送到群众身边。
一、着力优化培训体系,实现精准施教
构建“基础普及+专业提升+特色定制"的分层培训体系,确保培训内容精准匹配不同群体需求。针对普通群众,重点突出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应急救护知识普及;针对窗口单位、机关干部、社区网格员等重点人群,主要围绕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助力重点人群掌握关键急救技能;针对学校、企业、商超等,增设意外伤害急救、群体性伤亡处置内容,通过火灾、地震等真实场景模拟演练,提升应急处突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着力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学习效果
大力推行“理论+实操”二维教学模式。理论环节,师资利用PPT课件,采用动画演示、案例解析等形式降低学习门槛;实操训练环节,配备模拟人、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训练机、创伤模拟教具,通过“示范一练习一纠错一再实践”闭环式教学演练,学员人人动手实践、个个能够实操,确保学习效果。
三、着力建强师资队伍,夯实教学根基
按照“精而管用”的原则,实施“严选、精培、优管”师资培育计划。严格选拔具有医学或教育背景的人员,经系统化师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鼓励师资积极参与各类赛事活动的应急救护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应急救护和处突能力。建立动态考核机制,从教学质量、技能水平、工作态度三个方面设定量化指标,实行末位淘汰与奖励激励并行,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具有奉献精神的应急救护师资团队。
四、着力拓展培训覆盖,扩大社会参与
积极构建“全域覆盖、重点突破”的培训网络。在扎实开展应急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五进”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党校、团委、人武部等,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大学生“青春自护”、基干民兵技能提升等内容。近年来,开展普及性培训5.6万余人,心肺复苏救护培训取证人数8500余人。
五、着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积极打造“全媒体、多维度”宣传矩阵。通过县电视台、“费县首发"APP等开设应急救护科普专栏,制作公益广告、科普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挖掘并宣传急救成功案例,展示应急救护在挽救生命中的关键作用,吸引公众参与,推动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
(本文于2025年7月15日在《中国红十字报》理论版刊发,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闵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