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39-8129682
  • lyshszh@ly.shandong.cn
  • TOP

     网站首页  机关党建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信息公开  我要参与 
     组织信息 
     组织机构 
     领导介绍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组织网络 
     组织会议 
     时政要闻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基层新闻 
     典型经验 
     应急救援 
     应急救护 
     人道救助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财务信息 
     募捐资格 
     物资捐赠查询 
     资金捐赠查询 
     物资捐赠使用公示 
     资金捐赠使用公示 
     社会捐赠公示 
     红十字会员 
     红十字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无偿献血 
     应急救护培训 
     我要求助 
     捐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典型经验 >> 正文

典型经验

    没有围墙的“博爱园” ——山东省临沂市红十字会创建新时代红十字文化园区纪实
    2021-08-25   审核人:

    ■ 孙宇

    “虽然人已经不在了,但是还有这里可以常来走走看看,周围这么美的环境,她如果知道也可以安心了。”遗体捐献者胡利云的老伴尹作合抚摸着捐献纪念碑上爱人的名字感叹,这是他来博爱园缅怀爱人的第三年。

    每年清明节期间,像尹作合一样来自全市各县区的捐献者家属,都会聚集到博爱园祭奠他们的亲人。对他们来说,博爱园是心灵的寄托,也是爱的传承。

    山东省临沂市博爱园项目规划景观用地2.2万平方米,位于临沂市北城新区祊河北岸滨河路与堤下路中间景观带,总投资预算460万元,是省、市红十字会联合打造的一处集宣传教育、纪念追思、精神传播为一体的红十字文化园区。园区坚持“党建引领、宣传推进、特色打造、开放共享”理念,打破公墓传统定位,创新将其建在城市绿地景观开放地带,将红色元素嵌入城市景观,将红色教育植入公共空间,让这个没有围墙的“博爱园”更显厚重与夺目。

    党建引领“时代化”

    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临沂市博爱园在规划建设之初就秉持“党建带红建”思路,将红十字元素与沂蒙红色元素有机融合,通过迎宾标志、主体雕塑、捐献纪念碑等重点项目工程的打造,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和“红十字精神”,让党建引领下的红十字焕发生机与活力。

    2017年底,迎宾标志“临沂市博爱园”由对沂蒙老区怀有深厚感情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

    2018年初,高度为12.25米的“厚土红歌”主体雕塑建设完成,三根原生态石柱托起巨型“红十字”,寓意根植于红色厚土的沂蒙脊梁支撑起大爱无疆的奉献义举,标志着在沂蒙大地上传承红色基因、高举红十字旗帜,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2019年清明节,“众志成城”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正式启用,五个大小不等的镂空红十字错落其中,七本书形的将军红大理石作为碑底,标志着奉献者精神永留史册,沂蒙精神赓续传承。

    2020年,市博爱园党建主题雕塑项目被纳入全市红十字基层组织阵地建设试点着力推进,三座彰显沂蒙精神的党建雕塑建成后,将再次擦亮市博爱园红色底色,成为“红色沂蒙”的“红色家园”。

    正如《临沂红十字赋》所写:红红结合,美轮美奂,欣逢盛世,建博爱园,红会精神,续写华篇。

    宣传推进“品牌化”

    红十字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红十字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与宣传阵地的辐射作用密不可分。临沂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博爱园宣教作用,将业务工作、主题活动、党性教育、文明创建与文化传播相融合,打造“双红融合,温情博爱”红十字品牌,让红十字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

    2018年清明节,一场主题为“清明追思·品读经典”诗歌散文诵读活动在园区博爱广场举行。来自兰山区枣沟头镇的村民徐学成带着小孙女,在捐献纪念碑前为已去世的妻子、遗体捐献者刘济田诵读亲笔撰写的散文诗《最美的新娘》,饱含深情的语言,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我带着孩子来看你了,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吧。”徐学成轻轻抚摸着捐献纪念墙,老泪纵横。

    同年5月8日,“我是红十字人”主题宣誓活动在博爱园举行,来自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的工作者、会员和志愿者代表60余人在“厚土红歌”主体雕塑前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我是红十字人,热爱红十字事业,遵守红十字会法,执行红十字会章程……为促进和平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嘹亮的誓言在博爱园上空回响。

    博爱园启用至今,“人道——为了你的微笑”主题宣传、“珍惜生命·关爱健康”机关干部急救知识培训、“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志愿创城·文明有我”志愿服务等百余次活动相继开展。

    各级单位部门、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博爱园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沂蒙大地红色文化中又一张靓丽名片。

    特色打造“精细化”

    突出红十字特色,传播红十字文化,宣传普及红十字工作,是临沂市博爱园建设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

    为丰富红十字文化元素,弘扬红十字精神,扩大红十字工作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2019年,临沂市红十字会将园区“博爱广场”“仁德广场”“奉献广场”进行了重新铺装改造,在“仁德广场”一侧设计打造了“人道、博爱、奉献”文化石柱,将红十字精神和沂蒙精神印章镌刻柱上。同时,在迎宾标志背面篆刻了红十字赋,“巍巍蒙山,载物承天;浩浩沂水,爱涌善泉。”文字隽永、情深意长。改造后的三个广场收尾相连,规整统一,一气呵成。广场四周芳华林、海棠林、紫薇苑等树林苗木错落分布、郁郁葱葱。博爱园在爱的包裹中茁壮生长。

    2020年,市博爱园建园记镌刻完成,“红十字文化长廊”项目顺利竣工,长廊由24块宣传版面组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红十字工作、人道公益项目及志愿者、捐献者先进事迹进行了全方位展示。爱心状的长廊搭配莹白色发光灯带,为夜色中的城市增添了一份温暖与美丽。

    开放共享“社会化”

    打破将缅怀场所建在公墓中的传统定位,明确将市博爱园打造成为一处“开放式、社会化、综合性”的红十字文化园区,是临沂市红十字会始终不变的建设理念。

    2015年7月,经临沂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市博爱园建设项目正式立项。经多方考察研究,确定选址在北城新区滨河沿岸开放景观地带,毗邻市人民医院,与滨河景观交相呼应。形成了缅怀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的“临沂模式”,打造了山东省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的“临沂样板”。

    2018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视察临沂时,对临沂市博爱园的功能定位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9年清明节,全省遗体器官缅怀纪念活动在博爱园举行,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全太,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庆斌出席活动,对博爱园功能作用发挥给予了一致认可。

    2020年底,市博爱园获批成为第四批“临沂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一批批的来访者行走其间,驻足观看,接受着红十字文化的熏陶和红十字精神的洗礼,为红十字志愿者、捐献者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点赞,成为一处独特靓丽的风景。

    “‘博爱园’是捐献者家属的情感寄托,是捐助者的爱心彰显,是人道精神的价值指引,是文明进步的有力体现。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沂蒙红十字文化内涵,认真做好园区改造提升工作,将其真正建设成为一处具有沂蒙特色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场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全省红十字文化传播平台、‘一带一路’东方桥头堡红十字文化标志性园区。”临沂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于长江说。


    此文在《中国红十字报》2021年8月24日第2274期头版刊发。

    【关闭窗口】
  •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府佑大厦B座10楼   电话(传真):0539-8129682   邮编:276001
  • 电子邮箱:lyshszh@ly.shandong.cn

临沂市红十字会 主办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26973号   技术支持: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