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中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决策。
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四个着眼”,落实“四项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开展主题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着眼于民生建设,情系群众守初心
对于红十字会而言,“服务民生、情系群众”就是红十字人的初心,只有真真切切地把群众放在心上,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不断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才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要“真心”。把群众放在心上,就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以真心显初心。就是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红十字会干部,在工作中更要“将心比心”,把老百姓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要“细心”。“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心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保证。红十字工作纷繁复杂,千丝万缕,事事都离不开“细心”两字。小小一点疏忽,也许会让困难群众失掉对“红十字人”的信任,所以“细心”既是对工作的担当,也是对群众的责任。此外,“细心”也要求红十字人面对困难群众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张药方用到底”,特殊困难特殊解决。通过深入细致、具体实在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红十字会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三要“诚心”。诚心是一种品德,体现素质,反映境界。随着“博爱卫生院(站)”“红十字天使计划”“博爱送万家”等项目持续发展,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要多向群众做解释和说服工作,不可让政策在基层走形,让群众误解。要耐心说话让群众“听得进”,多说透底的真话、直来直去的实话、通俗易懂的白话,对群众反映、咨询的问题据实以告,将解决的办法和盘托出,让群众感受到满满的诚心。
着眼于服务大局,主动作为担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支力量。希望中国红十字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强责任意识,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人道救助,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讲话明确了红十字会的使命担当,那就是围绕中心任务、为国为民奉献、助力民族复兴。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党和国家的迫切任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在开展人道救助、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红十字会来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通过红十字平台,广泛动员人道力量,一方面可以募集更多社会资源助力保基本、兜底线,在党和政府想做而难以完全覆盖到的领域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红十字基层组织扎根社区、拥有广大会员和志愿者网络的优势,及时发现民生需求,提供人道救助,有效发挥拾遗补缺的助手作用。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红十字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依托“一带一路”这一重要平台,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人道危机与挑战。中国红十字会于2017年初成立了“丝路博爱基金”,并在该基金的支持下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叙利亚等国家红会密切合作,开展了许多深受当地民众欢迎的人道援助项目。未来,中国各级红十字会在中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要汇聚人道资源,共建共推更多和平发展繁荣新丝路的重要平台和纽带,更多地参与国际人道事务;充分借助国际红十字大家庭的力量,引领更多的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和志愿人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人道服务供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致力于开展援危助困、救济民生的人道主义项目,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保护人的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尊严的生活而努力,使红十字人道外交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深刻阐述,着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推动“五个振兴”方面,红十字会都有作为的空间。红十字会可以通过脱贫帮扶、众筹扶贫大赛、“魔豆妈妈”创业扶贫等方式切入,带动和促进产业振兴;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和“万名干部下基层”等形式,让红十字会干部在基层一线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爱心项目锻炼和培养基层稀缺的各类人才等。
着眼于群众期待,对标对表找差距
新时代,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对红十字工作提出更多要求和期待。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群众需求,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扎实整改,迎头赶上。
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是红十字会七项基本原则之一,红十字志愿者是红十字会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红十字会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红十字志愿者积极性主动性,需要在提高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上下功夫。
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平台,做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表彰激励等工作,提高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激励的规范化水平,特别要加大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社区等先进典型的表彰力度,使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其次,要加强红十字志愿服务能力建设,按专业领域制定服务标准,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服务规范、形象良好、群众满意的志愿者队伍。
第三,要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国家和当地文明办的志愿服务体系之中,为社会进步和人道事业做贡献。
第四,大力在青少年中发展志愿者,鼓励引导青少年参与红十字运动,为红十字事业发展培育种子、积蓄力量、开启未来。
发挥理事作用。红十字会理事会成员来自社会各界,充分发挥理事的作用才能凝聚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促进红十字事业兴旺发展。目前,理事经常不“理事”或不经常“理事”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要依据红十字会法和章程进一步完善理事会制度,做好对理事的服务和支撑,结合每位理事的特点,制定能够充分发挥理事作用的工作计划。要主动了解理事关心的问题,组织好理事的相关调研活动,为理事参与红十字会工作提供条件。要扩大决策民主,保障与红十字会改革发展相关的重大事项,在决策前能够充分听取理事意见,尊重理事会决议,使理事当好红十字形象的“代言人”、红十字精神的“传播者”、红十字事业的“参谋长”、红十字工作的“监督员”,达到每位理事“真理事”、常务理事“常理事”的境界。
宣传传播工作。作为人道精神的传播者、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红十字系统从来不缺乏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但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和人物鲜有机会走进大众视野,即便有相关报道也不够充分和全面。解决这一问题,各级红十字会要善于借助各种传播平台和渠道把这些“感动”输送出去,以此提高社会公信力。一是提高“新媒体素养”。“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和受众,红十字人要不断提高新媒体素养,不断改进舆情处置方法,把握好“时、度、效”,有的放矢地回应关切、解疑释惑,寻找最大公约数,通过充分的探讨和具体的分析来纾解舆论情绪、凝聚社会共识,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二是策划主题采访活动。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不能只搞“体内循环”、满足“自娱自乐”,要借“三救三献”等核心业务和重大活动之机,组织、策划、开展好主题采访活动,让媒体记者亲自参与人道救助第一线工作,通过现场实地目击采访,把红十字人的事迹和精神宣传出去,推广开来。三是运用好党委政府的评选平台。由于工作职能的原因,红十字人几乎每天都在做善事、好事、实事,都在与各种好人打交道。把这些“好人好事”包装好、推广好,对红十字人来说既是课题也是难题。要善于推介展现红十字精神的先进事迹、先模人物,使“红十字故事”“红十字人物”跻身各类主流媒宣、走进千家万户、逐步深入人心。
着眼于改革创新,聚焦聚力抓落实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红十字会要积极融入到党和国家的改革洪流之中。
提高政治站位,推进改革创新。一方面,要以红十字会系统改革为契机,继续依法推进县级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发展红十字基层组织,切实改变红十字会“基层无腿、底下无人”的现状。要健全完善红十字会工作运行机制,使之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要健全红十字会干部双向交流渠道,拓宽“入口”,打通“出口”,切实避免红会系统人才交流“死胡同”和“单行道”现象的发生,激发干部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工作重心下移。对于红十字会而言,群众在哪儿,红十字工作就要延伸到哪儿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瞄准基层、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向广大城乡基层投放更多的红十字项目,吸引广大基层群众参与到红十字工作中来。要“关口前移”,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特别要加强与同级部门的协同合作,通过精心设计合作项目、创新合作方式,将红十字会的主责主业融入其他部门的业务工作中,扩大交流、增进了解、协同发展。
主动担当作为,做好主责主业。着眼服务民生建设,进一步做好紧急救援、应急救护、社会救助和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普及健康知识,挽救血液病患者,捍卫群众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最易受损害群体提供更多的人道服务,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真正落到实处。要在做好“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赈灾救灾、难民救助等更多国际事务,强化国际人道主义担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作者为山东省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