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配型成功的消息我等了12年多,临出发时还有些激动。”8月30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铜佛官庄村村民王德雨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济南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同行的还有王德雨姐姐王芳。
王德雨今年35岁,在八湖镇做汽车修理相关工作。自成年后,王德雨就是无偿献血的“常驻爱心人”。“我家修理店前面那个路口有时候会有无偿献血车,我工作忙起来经常赶不上趟儿,我就自己去血站献血。”17年来,王德雨累计献血数十次,曾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2013年5月9日,王德雨像往常一样前往血站献血,偶然得知血站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这是救命的事,我愿意!”当即,王德雨就在血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抽取血液、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据了解,非亲缘人群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有几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每一次成功捐献,都代表着为濒危患者重启了生命通道、搭建起了生命延续的桥梁。
“是王德雨吗?你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了……”2023年7月21日,王德雨第一次接到了初配成功的电话,面对这份十年之前立下的“旧约”,王德雨回忆道:“当工作人员告诉我配型成功的那一刻,我其实有点懵,但是想到自己的捐献可以拯救他人的生命,便又坚定了决心。”
造血干细胞的具体捐献时间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方案调整、医疗流程适配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确定,王德雨一直很关心受捐者的情况,但捐献的消息却石沉大海。就这样,王德雨又等待了近两年时间。终于,今年7月初,王德雨再次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这次他依然没有犹豫,很快便完成了高分辨配型确认与全面体检,这份生命“救”约在王德雨长达12年的坚守下即将兑现。

8月29日,河东区红十字会为王德雨同志赴济南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举办了一场欢送仪式。王德雨坦言:“其实这些天,身边的人有问我怕不怕的,也有不建议我捐献的,但想到那些专业的医护人员,想到红十字会的细致安排,更想到那个躺在病床上等待捐献的人,我的决心就越来越坚定。今天看到这么多人为我加油,我更觉得这份决定无比值得,善意从不是孤军奋战。”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最为有效的医疗手段,河东区自2006年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活动以来,已累计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1600余份,成功实施捐献5例,王德雨将成为临沂市第151例、河东区第6位干细胞捐献者。